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新闻] 美联储3万亿美元救了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显然,去年夏天美国国会通过规模骇人的多德-弗兰克(Dodd-Frank)金融改革法案时,长达2300页的法案中隐藏了不少惊喜。上周就突然冒出了一个。

上周三,美联储(Fed)公布了在金融危机期间所提供的流动性支持与贷款细节,其总额达到了令人瞠目的3.3万亿美元。此前,美联储一直竭力抵制公布这些信息。个中原因显而易见:这当中涉及令一些机构感到尴尬的信息——并且披露出美联储向从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到德夏银行(Dexia)等一系列外资银行提供了惊人的援助。

但尽管这些资料极其敏感,由于多德-弗兰克法案中一个迄今为止一直被忽视的小条款,美联储不得不披露上述信息。这就是那个惊喜。

那么,投资者应如何解读这些信息?其中一点是,它显示出2008至2009年期间,美联储为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过去两年,吸引大多数选民眼球的,一直是政府对银行的注资、或对汽车公司的纾困。

但周三美联储公布的信息表明,选民们对“显而易见”纾困措施的关注,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相反,(正如我在最近一篇专栏文章中所指出的),这场金融危机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一团黑”的影子银行业冻结了。尽管推出了各种以奇怪的首字母缩略词为名称的安排,但实际上,美联储将3.3万亿美元援助金额中的大部分,都用在了替代证券化市场、向金融体系提供流动性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2008与2009年期间,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的某些地区,美联储扮演了市场的角色。

这给欧洲领导人带来了发人深省的教训。我个人认为,美联储这么做是对的;非常时期需要非常措施,如果美联储不采取行动,整个体系就有冻结的风险。但美联储之所以可以自由行动,是因为它是一个明确的中央机构。在欧洲四分五裂的政治背景下,这样的权力对欧洲央行(ECB)而言,可能只能是梦想。

不过,另一个相关问题也值得思考:即美联储数据也突显出,大多数政客、投资者与银行家对现代金融的真实运转方式所知甚少。2007年前,大多数监管者隐隐约约地知道,欧洲机构正在大举购入美国证券;它们也意识到,影子银行业正让欧美银行变得紧密相联。但直到危机爆发后,他们才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联系是多么普遍与危险。

这说明了,为何现在针对影子银行业——包括政府能够或应该对其给予多大程度的援助——展开新的公开论战,如此至关重要。它还突显出国际监管机构加强合作与接收跨境资金流动实时、详细数据的必要性。换言之,试图单靠一国之力,密切监督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市场与机构,显得越来越荒谬;协调行动与监督不可避免。危机中的援助同样如此。

这进而引出了第三点:即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多德-弗兰克法案中暗藏的另一条款——呼吁创建所谓“金融研究办公室”的条款。这个想法迄今为止亦少有人关注。但它所呼吁创建的,正是对金融体系方方面面——包括跨境资金流动与影子银行——都拥有监督权的机构。

监管机构与学者已秘密与技术公司进行接洽,讨论如何使用创新技术来实时追踪金融数据。他们正尝试强制全球银行的后台部门,生成更为标准化的信息,以提供2008年所缺乏的那种信息快照。

目前,这一举措能否成功推行尚不确定。许多金融公司对实施干预力度更强监管的想法非常反感。一些共和党人也正努力扼杀金融研究办公室的提议。但这将会是一个错误。毕竟,上周美联储公布的资料充分说明了为什么现在加强金融体系监控如此急迫——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

它还充分说明,为何监管机构与政客们如今有权利要求实施改革。

毕竟,在花了3.3万亿美元援助金融系统之后,美联储(与其它监管机构)有充分的权利要求银行尽力回报,无论是美国银行、还是非美国的银行。从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那里收集提炼更好的数据,将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它不仅能降低应对当前欧元区危机的难度,还能阻止欧美银行再次卷入由关联交易构成的危险网络中。

译者/何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5 11:56 PM , Processed in 0.03555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