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4|回复: 2

[转贴] 《纽约时报》:就业困难的深层诱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日前撰文剖析了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背后的深层诱因,指出经济衰退并不是当前就业困难的全部根源,科技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给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所以要想解决就业问题需要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家庭的全面努力。以下为文章摘译:

  对我来说,周日《泰晤士报》上最令人感到恐惧的新闻并非是朝鲜加速核计划,而是一篇关于美国儿童对数码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报道文章。报道称,今年14岁的阿利森-米勒(Allison Miller)一个月接收和发送的短信息数量达到了2.7万条,她的手指可以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同时与7个人进行对话。米勒在课间休息时、足球训练结束后、前往或离开学校的路上,甚至是在学习过程中都在发送短信息。当然,她也为练就这种熟练技巧付出了代价。“我的家庭作业是阅读一本书,但每当我接收到一条短信息时我就会暂停阅读,放下书拿起手机去回复信息。20分钟过后我突然意识到,天哪,我已经把家庭作业这回事给忘了。”米勒如是说。

  在此我并非是想责备米勒。我援引她的话只是因为它反映出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如今美国的高失业率并不全是金融危机造成的,这其中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诱因。如果我们希望更多的美国人能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我们不仅需要联邦政府由上而下的激励,我们同时还需要家长教师协会从根本上进行更多的鼓励。

  我将促成美国失业率高涨的深层诱因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全球竞争加剧;让我们以美国两个知名大学为例。当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只招收男生的时候,申请人想要进入那里学习便需要与众多白种男性竞争。而当哈佛和耶鲁允许女生和更多的少数民族加入时,男生们则不得不更加努力争得“通行证”。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开始生根发芽,随着哈佛和耶鲁允许更多的中国人、印度人、新加坡人、波兰人和越南人前来求学,美国男生和女生们为了能够挤进这两所大学都不得不更加努力。随着中国、印度、新加坡、波兰和越南的教育体制不断改善,这些国家更多的年轻人申请进入常春藤盟校学校,所以,几乎所有学校中的美国学生面临的竞争力都更强。

  其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科学技术横行,这无疑摧毁了更多的低端工作并且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创造了更多的高端工作;电脑、手持设备、无线技术和机器人(43.990,-1.01,-2.24%)的应用使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以及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者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增加个人收入。与此同时,却淘汰了许多技术含量较低的工厂和服务类工作岗位。现在,接受了高端教育的工人可以从事那些机器设备无法完成的关键性工作,并因此越来越富有。而对于那些没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工人来说,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解雇通知书。

  其三,当科学技术与全球化赋予了教育更高的价值的时候,因缺乏教育产生的代价也比以往更加残酷。美国年轻人高中和大学学历比例以及在数学和批判性思维全球性考试中的分数正日益落后于其它竞争者。

  如联邦教育部长阿恩-邓肯(Arne Duncan)在一次采访中向我描述的那样,50年前,如果你从高中辍学,你可以在牲畜养殖场或者炼钢厂找到一份工作,并凭借着劳动拥有和供养自己的家庭。然而今天,高中辍学者已找不到这样的工作岗位了。这正是我们还没有适应的现状,这样的工作岗位已经消失。如今的孩子如果辍学,他们注定要走向贫穷。现在甚至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工作能够提供给那些仅仅拥有一份高中学历的求职者。

  除了经济衰退,以上三方面的打击也是造成中产阶级薪水长期停滞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一点,我们需要获得联邦政府和家长教师协会的联合帮助。我们需要那些表现更好的教师和校长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并且会因他们为学生和进修付出的超长工作时间的贡献得到尊重。我们需要家长们坚持让孩子取得更高的学习成就,我们更需要那些学生意识到来学校是为了学习而不是发送短信息。为了给这一切提供支持,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从白宫到学校再到家庭,培养一种追求卓越成就的文化。

  如果人们想知道谁在采取正确的孩子培养方式,那就看一看那些移民吧。他们深切地知道学习是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上周,2011年美国声誉最高的奖学金、罗兹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公布,其中一半获学金获得者(Mark Jia, Aakash Shah, Zujaja Tauqeer, Tracy Yang, William Zeng, Daniel Lage, Ye Jin Kang, Baltazar Zavala, Esther Uduehi, Prerna Nadathur, Priya Sury, Anna Alekeyeva, Fatima Sabar, Renugan Raidoo, Jennifer Lai, Varun Sivaram)是非美国本土学生。怎么样?看出其中的问题了吗?(李婧)
发表于 2010-12-1 03: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hx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美国学校的数理教育在我看来实在是无法跟亚洲国家竞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6 04:30 AM , Processed in 0.0359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